五一假期,除了出游,许多人会选择户外运动。然而,一个长期困扰着很多人的疑问是:
有些天天运动的人,经常跑马拉松的人,看上去面部皱纹很多,好像比那些不经常运动的人还显苍老?
2025年4月,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《NPJ衰老与疾病机制》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开了真相:
较高水平的体力活动与更年轻的DNA甲基化年龄显著相关,体力活动在促进健康长寿和预防与年龄相关疾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
“DNA甲基化年龄”究竟是什么?这是通过测量人体DNA的甲基化水平,来估算的身体生物年龄,这种方法被称为“表观遗传时钟”。因此,
运动会让身体的DNA甲基化年龄更年轻,也就意味着运动确实可以有效地的延缓身体衰老
此外,研究还发现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,与运动对“皮肤血液生物年龄”的影响最为显著。ayx爱游戏入口所以,
坚持运动和从不运动的人,可能一两天没差别,但时间一长身体多方面差别却很明显!
该研究坚持运动,皮肤的弹性增加、松弛减低,具体表现为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的合成增加,
人到了一定年龄肌肉开始流失,到了老年明显运动能力下降,腿脚不利索,而坚持运动的人则肌肉状态更好。曾有运动专家分享了
两张照片分别为70岁铁人三项运动员的大腿肌肉横断扫描图,和74岁久坐老人的大腿肌肉横断扫描图。可以看出,
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中心,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。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邓婷2024年在科普中国刊文中介绍,
经常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的肌肉强度和力度,改善肺的顺应性,增强肺功能及肺局部的抵抗力等
,还可以使心脏搏动更加有力和规律,保证心脏泵血的节律和效率,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。③
很多人锻炼后都会觉得呼吸更轻松,身体更轻盈,心情也有所改善。邓婷医生介绍,
这是因为运动后,脑细胞分泌的“内啡肽”会在短期内让人产生快感。而且长期运动也会对大脑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。
英国一项长达10年,针对8958名50岁及以上人群的认知功能研究发现:随着年龄的增长,有规律地运动锻炼可以防止认知能力下降。④
邓婷医生介绍,经常运动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循环,ayx爱游戏入口加强骨的新陈代谢,使骨径增粗、ayx爱游戏入口肌质增厚、骨质的排列规则、整齐。随着骨形态结构的良好变化,骨的抗折、抗弯、抗压缩等骨骼强度方面的能力大幅提高。
经常运动的人关节面软骨和骨密度的厚度更高,关节周围的肌肉更发达、力量更强、关节囊和韧带更厚。从而减轻关节负荷,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。
适当的运动,有助改善睡眠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《失眠》一书中指出,
失眠患者若能坚持跑跑步、做做操、练练太极拳等,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运动,会对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,为恢复正常的睡眠建立良好循环,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失眠,提高睡眠质量。⑤
坚持运动的人,患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更小。经常运动会使胰岛素分泌下降的同时,胰岛血糖素分泌增加,可以降低糖水平。
人群统计研究显示,经常锻炼的人,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优于那些不运动的人。因此,坚持运动的人,身体免疫力更好,也更不容易生病。
2025年4月,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《美国心脏协会杂志》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,
也许一天、两天看不到变化,但积年累月地坚持下去,你一定会拥有更健康的身体,更愉悦的心情,更强大的精神。
①You, Y., Chen, Y., Ding, H.et al.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DNA methylation-predicted epigenetic clocks. npj Aging 11, 27 (2025).
②Nishikori, S., Yasuda, J., Murata, K. et al. Resistance training rejuvenates aging skin by reducing circulating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enhancing dermal extracellular matrices. Sci Rep 13, 10214 (2023).
③2024-02-20科普中国《经常运动和不运动的人,到底有什么区别?真相让人吃惊》(邓婷)
④Palta P, Sharrett AR, Gabriel KP, et al.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Leisure-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 Midlife and Beyond and Brain Damage on MRI in Older Adults. Neurology. 2021;96(7):e964-e974. doi:10.1212/WNL.5
⑤2015,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《失眠》(360度家庭自疗全方案丛书)
⑥Ding, A. H., Han, T., Yu, Z., Guo, Y., Kelly, S. J., Guo, Y., ... & Lv, J. (2024). Association of accelerometer-derived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 with the risks of all-cause, cardiovascular disease, and cancer death. JAMA Network Open, 7(3), e241868.